身体“失温”是怎么回事?有多危险?脆弱人群有哪些?
身体“失温”是怎么回事?有多危险?脆弱人群有哪些?详情>>
身体“失温”是怎么回事?有多危险?脆弱人群有哪些?
身体“失温”是怎么回事?有多危险?脆弱人群有哪些?详情>>
失温是什么?有多危险?
马拉松比赛的最适宜温度大约在10—15℃,但身体对外环境温度(冷、热环境)的适应也非常重要,而体温调节又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当产热速率低于散热速率,体内热量越来越少、不足以保持体温,就会出现“失温”现象。
近九成跑者有伤痛
一年里新跑步者中与跑步相关的伤害超过46%;最常见的损失部位是膝盖(占所有损伤的27%)和跟腱肌腱/小腿区域(占25%);以前受过伤的跑步者再次受伤的可能性几乎是没受过伤跑步者的两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赵峰对此说,很多人觉得跑步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几乎一半的跑者因跑步不当而受伤。
爱举铁要护肛肠
健身爱好者采用器械大量运动时,比如长时间骑脚踏车、哑铃或举重负重大,由于这些训练重力均在臀部,若锻炼强度或运动量过大,极易导致腹压增加,肛垫下移,静脉淋巴回流受阻,肛周静脉曲张淤积,静脉壁薄弱充血。尤其原本就有痔疮的患者,无疑是雪上加霜,患者往往首先出现便血量增多、肛门坠胀、痔核脱出等症状
久坐超10小时,患癌时间提前4年
都说久坐伤身,但你知道久坐超7小时、8.5小时、10小时分别会带来什么吗?4月1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一项涉及近10万国人的研究发现,人们平均每天久坐时间为7.9小时,久坐超10小时的居民,患癌时间提前4.09年,死亡时间提前2.79年。
过度节食可能引起厌食,也可能导致“饥不择食”,造成恶性循环
古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今有“瘦即正义”之审美,畸形观念之泛滥,催生出大批饮食失调人群。《柳叶刀·精神病学》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2019年,全球范围内饮食失调患者总人数已达5550万左右。
运动有“处方”健身有“医嘱”
大家都听过“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让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可不恰当的运动,也会带来损伤。哪种运动最适合自己?运动时长和强度怎样才算适度?这些问题谁能给你解答?运动处方可以!
半月板又上热搜,年轻人成主要易伤群体——你的半月板在求救?
半月板损伤并非只是老年人的专属,当下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是半月板损伤的主要人群,多由过度运动或不良运动方式造成。
生酮饮食减肥暗藏风险
生酮饮食:是一种脂肪比例高(70%至75%)、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每天20克至50克)的饮食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少吃、甚至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摄入中等量的蛋白质以及大量的脂肪。
想靠科学健走减重强身?这些注意事项你了解吗?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是一句为人熟知的民间俗语。健走由于不受年龄、性别、体力等限制,又因其简便易行、适合各类不同人群,颇受大众青睐。但是,如果健走的方式不够科学,很可能会徒劳无功甚至对身体造成损害。那么,关于健走有哪些常见误区?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应该如何做到科学健走?